document.write('
')简述:
_娱乐文体活色生鲜
海天纯净山水绿,
空气美美哒
欢歌笑语飘天涯,
心情美美哒
海南岛上人长寿
生活美美哒
美美哒美美哒
踏着椰风不想走
恋着海韵想留下
健康快乐人人夸
海南美美哒
哎罗哎哎罗海南美美哒
哎罗哎罗美美哒
哎罗哎哎罗海南美美哒
海南美美哒
美美哒
——彭子柱歌词《海南美美哒》
椰风习习的海口,每到傍晚或晨光熹微,街头巷尾和一些公园都可以听到跳广场舞的人们播放着这首欢快的歌,让人一听就不由得想跳舞。歌词是著名词作家彭子柱专门为海南而作的。
彭子柱(左一)1997年在珠海采风。
抓住灵感的火花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诗不一定要入乐,歌词必须合乐。从诗经到汉魏六朝的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大多数的诗歌是可以唱的,这是我国历代诗词、民歌的传统特色之一。优秀的歌词,需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最浓烈的情感,具有主题集中、高度概括、角度新颖、形象鲜活、语言凝练、结构紧凑等特点,且形式短小精悍,押韵,朗朗上口。在感情抒发、形象塑造上,歌词和诗没有任何区别,但在结构节奏上要受音乐制约,在韵律上要照顾演唱方便,在遣词炼字上要考虑听觉艺术特点。
这么多年创作歌词,彭子柱无时无刻不在琢磨,在思考,在感悟,他总会在茫茫世界中抓住灵感闪动的火花,寻找一种美的视角去表现生活的美。有时,脑子里闪过一个美好的意境或一句美妙的字句,他都兴奋不已,及时记录下来。从2003年开始主攻歌词以来,他坚持每天练笔,截至目前,共创作三千余首原创词作。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回头对自己曾经创作的作品进行重新审视和否定,力求寻找新的突破点和新的创作契机。
多年的努力和勤奋,并没有随风而逝,而是随着歌声飘荡在大街小巷。自然,他忘不了在文学创作路上给他引导和支持的师长,也忘不掉那些伏案而作的日日夜夜。
父亲是第一个启蒙老师
在长江三峡腹地,顺着小三峡大宁河逆流而上,有一个美丽的小县城,这便是处渝陕鄂三省交界的重庆市巫溪县。彭子柱生长在距离县城七八十公里的一个偏远小山村,在六兄妹中,彭子柱排行老四。一大家人的生计,全靠父亲一个人支撑。
父亲早年读过两年私塾,在当地算是一个文化人。他在当地粮库谋过一份差事,还当过驻村干部,母亲身体羸弱,无法一人照顾几个年幼的孩子,父亲便辞职还乡,回村拿起了锄头。虽然当了一个农村人,父亲还保留着阅读的习惯。在他的床头,常年摆放着一些古装书,《四书》《五经》《幼学琼林》《左传》《古文观止》……但年幼的彭子柱能读懂的只有长篇章回小说《封神榜》。他捧着《封神榜》如获至宝,上学时带着,课下偷偷看,放学后,无论是放牛、割草、打柴,还是去田地里干农活,彭子柱都带着它。那本书似乎是他的宝贝,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愿与之分离。
由彭子柱作词的音乐作品《军中娃》在央视音乐频道播出。
彭子柱上学不久,父亲病倒了,从此卧床不起,但在病床上,常把彭子柱叫到面前,给他讲三皇五帝的故事、神话、史实,无论是盘古开天,还是武王伐纣,还是唐宗宋祖,小小的彭子柱在一旁听得如醉如痴。
父亲有一本民歌《梁山伯与祝英台》手抄本,他说,这个是好东西,要彭子柱把这部民歌全文抄录下来。彭子柱自小就听父亲的话,父亲说是好的,就一定坏不了。于是,在父亲床头,父亲念,他来写。民歌句式整齐且富有节奏和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他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梁祝》,几乎可以背诵下来,至今,他还能轻轻吟唱那些民歌。
锣鼓紧紧筛,
闲言且丢开,
听我唱首祝英台,
山伯访友来……
你问那祝家屋,
前去五里路,
门前一对松柏树,
那就是祝家屋……
上一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下一篇:福鼎:布袋戏里话家国